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全省教育大会关于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刚性要求,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助力缓解基层学校体育师资不足困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省体育局、省教育厅联合开展2025年山西省体育支教志愿服务。
3月4日,2025年山西省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山西大学举行,标志着我省成为本年度首个开展体育支教志愿服务的省份。本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省体育局、省教育厅承办,山西大学、省体育发展中心协办。省体育局二级巡视员李润民作动员讲话,山西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天才致辞,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二级调研员赵永霞向五个支教小分队授旗。
李润民介绍,2025年是山西省体育事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进一步优化支教模式,提升支教质量,取得三方面突破。一是拓展合作深度,夯实支教模式。通过整合高校资源,组建一支涵盖优秀本科生、研究生的百人支教团,为基层学校提供高水平、高素质的体育教学支持。二是科学规划服务点,助力乡村振兴。将支教重点放在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确保更多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体育教育资源。三是丰富支教内容,融入创新元素。结合新时代体育教育理念与支教地区的体育特色项目,在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体育科技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文化传承等新内容。
高水平的志愿者队伍是高品质实施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石。张天才对即将出征的志愿者们提出殷切希望,期待他们提高政治站位,明确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珍惜体教融合机会,锻炼学识、技能,实现个人成长,展示良好形象,严格遵守相关的纪律要求,加强交流沟通,有所收获,平安归来。
自2023年活动首次启动以来,体育支教工作始终秉持着“以体育人,以爱筑梦”的初心,从初步探索到全面拓展,两年时间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方案,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支教服务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4年,山西选派了226名优秀支教志愿者及领队,深入全省11个市12个县(区)的7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覆盖115968名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赛事组织、师资培训等活动,为基层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各支教团队组建临时党支部,以行践学,成为中小学生体育学习的引导者、竞赛活动的组织者、体育文化的传播者。支教志愿者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用满腔热情谱写一曲曲动人的体育教育之歌。
结合各地实际和工作情况,支教志愿服务围绕体育教学和训练、体育赛事活动、体育师资培训、体育明星校园行、体育思政教育、科学健身普及和体育物资捐赠7项任务开展工作,为基层学校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支持。教育帮扶任重道远,体育支教仍需深耕。站在新的起点上,2025年的体育支教志愿服务将以体育为桥梁,助力乡村振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迈向更高水平。按照计划,2025年山西省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活动分两批在全省6个县的基层中小学开展,联合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大同大学五所高校,上半年活动在临汾市(永和县、大宁县)、忻州市(繁峙县、代县)、吕梁市(方山县)开展,志愿者于3月上岗,7月结束;下半年活动在晋中市(和顺县)进行,志愿者于9月上岗,12月结束。
(省体育发展中心 王宏德 关靖 贾京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