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民健身 > 健身指导

《老年人健身器材配置指南(试行)》发布

发布时间:2025-03-07 17:29来源:中国体育报 字体 [ ]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提出丰富老年文体服务。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适老化建设,规范引导公共场所老年人健身器材配置,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日前发布《老年人健身器材配置指南(试行)》,在服务老年健身群体、完善和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该指南围绕心肺类、力量类、平衡类、律动训练类和柔韧拉伸类等功能训练,分别就老年人室外健身器材和室内健身器材,提出具体的适老化要求,引导各地配置适宜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材,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身需求。该指南适用于指导社区、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老年人活动中心、养老院等公共场所老年人健身器材的配置,所配置器材适用于60岁以上、具有自主行为能力,适合体育健身运动的人群。

老年人室外健身器材按照功能分为心肺类、力量类、平衡类、手脑协调类、按摩类、牵引类、休闲益智类;老年人室内健身器材按照功能分为心肺类、力量类、律动训练类和柔韧拉伸类。器材应结合老年人身体特点,具有运动轻缓、操作简便、负荷适宜、可及时中止运动等特点,应充分评估器材安全风险、机械安全风险、电气安全风险以及运营管理安全等,避免老年人在体育锻炼中发生运动伤害。

器材配置要遵循多样化原则,应充分考虑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基本需求,根据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使老年人通过全方位锻炼提升体质。要突出有效性、互动性、标准化原则,老年人通过使用器材进行体育锻炼可提高身体机能水平、体质水平和生活质量,应满足多人参与、互动交流需求,激发老年人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

器材宜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产品零部件通用性,降低产品维护成本,提高维护管理便捷性。应配置醒目易见的标识牌,内容应简洁明了,容易为老年人所理解。无法在器材上配置的可在器材旁单独配置。标识牌中的警示应结合器材锻炼功能,提醒老年人根据身体健康情况科学合理的锻炼。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希望助力发展老年人体育,根据老年人特点和需求提供更加适合的场地设施和健身器材,不断拓展老年人参与健身活动的空间,维护和保障老年人体育健康权益,为做好新时代老龄工作和老年人体育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下载

友情链接: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奥委会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山西省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Copyright(c)2017 山西省体育局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寇庄北街2-6号   电话: 0351-7686237   传真:0351-7040569

山西省体育局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备案编号:晋ICP备12000773号 网站标识码:1400000046

晋公网安备 14010502050226号

山西省体育局提示:IE8.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体验最佳浏览效果!